這是一本以歷史發展、社會事件剖析澳門、拆解澳門人的書。

本書由澳門殖民管治時代的歷史說起,然後透過回歸、賭權開放後發生的事件分析澳門及澳門人的轉變,進而寫到本土意識覺醒下的身份認同;最後以近年本地藝術創作對社會的刻劃,進一步剖析澳門人的本土意識。

開首的歷史篇章以建築、美食及跟香港的聯繫作主題闡釋。作者從申請世遺以及城市建設進程切入,闡述澳門建築發展,並道出不少路牌與街名的小故事。筆者最深印象是近年成為拍照打卡熱點的「戀愛巷」,其葡文名字原來沒有戀愛意思,「Travessa da Paixao」當中的「Paixao」相當於英文的「Passion」,在宗教意義上是指「耶穌受難」,中葡文的街名意思相差那麼多都是源於殖民管治時代的溝通不良。除了有趣的街道典故,作品前半部分對澳葡時代的美食及港澳關係的微妙變化著墨不少,能夠讓讀者對澳葡時代的澳門及港澳關係增添不少瞭解。

在認識歷史發展後,進入本澳社會議題。講到後殖民時期的社會問題,作者劈頭就以去年「八 · 二三天鴿風災」作例子,指出賭業興盛的背後存在已久的民生問題,因颱風導致嚴重淹水、斷水斷電等等一連串早已出現卻沒有解決的情況。那場風災觸動了不少澳門人的痛處,正如書中那一個隱喻:「就像政府對這個颱風沒做好預警與事前準備,政府當年讓賭場在澳門遍地開花,然後衍生各種問題,整個社會也沒有預警與準備,導致市民叫苦連天。」風災以外,書中也探討「派錢」、旅遊業發展、賭場建築、旅客迫爆等等澳門風光背後的隱患,值得深思。

對於澳門人一向缺乏的身份認同,此書的後半部分別以近年的保育事件及藝術創作進行說明。作者指出「澳門人一向不瞭解這城市」,確實澳葡時代的澳門人鮮有身份認同一說,而回歸及成功成為世遺後澳門開始受外界關注,加上社會問題在高速發展中逐漸浮上水面,澳門人才終於覺醒。這種本土意識充分反映在近年一連串的保育事件中,例如藍屋仔面臨改建、望廈兵營拆卸,還有鬧得沸沸揚揚的桃花崗事件,都顯示了澳門人開始意識到要為自己的城市發聲,保衛屬於自己的「家」。

而一批藝術工作者則以創作方式為澳門發聲,他們透過作品表達對社會現象的想法。此書從電影《奧戈》、《骨妹》,畫家袁偉業、霍凱盛、蘇文樂的畫作,及近年的本土議題劇作等作品,剖析當中呈現的身份認同、社會反思,而這類創作題材確實是近年才漸趨蓬勃多元,屬本土意識抬頭的另一佐證。

筆者自問對澳門瞭解不多,讀畢此書確實多了認識及反思。書中結尾談到現在澳門人有假期就逃難似的去旅行,不願留在澳門。也許身為澳門人,在周遊大千世界的同時,應該多瞭解腳下這片土地。這樣才能真正打破「逆向幻覺」,讓外界看見真實的澳門。

《隱形澳門:被忽視的城市與文化》

作者:李展鵬

出版:遠足文化

日期:2018年2月

澳門日報 | 閱讀時間 | 翠茵 | 2018-03-25